媒体报道丨东北新闻网:房屋漏水引纠纷 法院“修补”邻里情
发布时间:2025-09-13 15:03:43

  

媒体报道丨东北新闻网:房屋漏水引纠纷 法院“修补”邻里情

  “怀爱民之心,办利民之事”。近日,阜新市新邱区人民法院通过耐心调解,成功化解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,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又修复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,获得群众好评。

  家住新邱区的居民李大爷(化名)因楼上住户卫生间漏水问题困扰数月,家中卫生间墙面损坏严重。他多次联系楼上王女士(化名)协商未果,物业和社区多次协调也无进展。无奈之下,李大爷将王女士诉至新邱区法院,要求其恢复房屋原状。

  案件受理后,承办法官认为,此类纠纷虽然法律关系明确、判决容易,但真正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才是关键。时值三伏天,法官多次进行现场勘验,仔细检查卫生间积水及潮湿情况,明确漏水原因,并向社区、物业了解相关背景。在掌握基本情况后,法官组织双方耐心释法说理,反复沟通协调,从法理、情理多个层面深入分析。

  “判决书能判给你钱,但判不来和睦的邻里关系,远亲不如近邻。”法官一番话引起双方共鸣。最终,王女士主动查找并修复漏水点,防止损失扩大。考虑到王女士在外务工,李大爷同意自行修缮房屋,王女士当场支付维修费用,双方握手言和。

  邻里纠纷事关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。新邱区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“调判结合、调解优先”,既恪守法律明辨是非,又融入情理温暖人心,努力让司法裁判成为修复社会关系、促进社会和谐的“融合剂”。

  法官提醒:相邻漏水纠纷中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排除妨碍和赔偿损失。排除妨碍通常以漏水持续为前提,赔偿范围则限于与漏水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失,如房屋修复费用、室内财物损失等。若双方就修复方案、损失金额等无法达成一致,可委托专业机构评估,鉴定费用一般由申请方垫付,最终按责任比例分担。值得注意的是,鉴定成本有时可能高于诉讼标的额,当事人应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方式。

  法官建议: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、方便生活、团结互助、公平合理的原则,妥善处理相邻关系,共同维护和谐的居住环境。很多纠纷只要提前沟通、积极应对,本可以避免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